舌侧矫治技术 隐形矫正发展
(一)舌侧矫治技术的历史和进展
20 世纪70 年代初,随 着 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越 来越多的成年人寻求正畸治疗。由千职业、社交或美观原因,成人患者希望得到一种“隐形的正畸治疗"。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Craven Kurz千1975 年发明了第一个舌侧矫治器, 千1976年申请获得了第一个固定舌侧矫治器的 专利,并 千 1979正式投入生产了Kurz-Ormco 托槽。日本的 Kinya Fujita 也继之发明了舌侧矫治器,并 千 1979年在美国正畸
杂志发表文章,提出 磨菇形舌侧弓丝 ( mushroomarch wire )。与此同时 , 其他厂商也相继开发了各种舌侧托槽和矫治器械。 舌侧矫治器顾名思义,托槽粘贴在牙齿的舌侧面上,完全隐蔽,牙颌畸形却日益改善,常被称之为“美丽的矫正”
公众的关注和兴趣也因为“隐形”这一 最大特 色而与日俱增。20 世纪80 年代初期,舌侧正畸风靡一时。
早期的前牙舌侧矫治器由塑料底板与前牙的舌侧粘结,后牙用的则是金属底板。之所以如此设计,主要是为了便千前牙底板的修整,但同时这也造成上前牙区的矫治器常因咬合力的作用而脱落。随后, Kurz 经过不断地研究与临床实践,与 Orrnco公司合作研发, 发现临床舌侧矫治器最大的缺点就是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容易导致脱落, 千 是 Dr.
Kurz 在前牙区的舌侧矫治器加 了一个斜面导板,这是 一 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进。这一改进不但减少剪切力的大小,而且还改变剪切力的方向,使之能传递到上、下颌骨的生 理抗力区。
但是到20 世纪 80年代中期,由 千舌侧矫治装置及技术的不完善,临 床治 疗 过 程 中 出 现了一系列问题,
同时因为陶瓷托槽等其他兼顾美观和稳定的矫治器的出现,舌侧正畸进入了一个低谷。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专 家们将舌侧矫治技术的主要步骤进行整理,设 计的 舌 侧托槽在行使功能时,类似千预成的唇侧直丝弓托槽,但未包含第一序列弯曲。随着舌侧正畸在托槽定位、间接粘结等技术及生物力学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突破和成人正畸病例的治疗成功,舌侧正畸得到了复兴,在欧洲、亚洲出现了流行热潮。
虽然舌侧矫治器及矫治技术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固定矫治系统,但是仍有一些缺点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 组织炎症和语言障碍 由千托槽粘贴在舌侧,固有口腔空间的减少妨碍舌体的运动, 造成发音障碍,同时不利千舌侧牙面的清洁,导致牙周状况的恶化。
2. 牙限创伤 为了增加粘结强度,舌侧矫治器粘合基底一般都延伸至牙限边缘,这些粘结基底往往会诱发附近牙陆的炎症,甚至是直接的损伤。
3. 咬合干扰 由千上颌托槽斜面导板的出现,咬合干扰得到明显的改善。
4. 矫治器的定位与粘结 牙齿轮廓的个体差异以及舌侧形态的变异,使得托槽的精确定位变得困难,直接粘结会产生牙齿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化:如牙齿排列、转矩、牙尖高度。
5. 弓丝的放置和结扎 托槽槽沟为水平时,弓丝入槽给医师临床操作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第一磨牙舌侧管时最明显;由千舌侧矫治器一般都较小巧,结扎时较困难。
多年来,广大的舌侧正畸学者们一直致力千舌侧正畸系统的改进,以期能完善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加舒适、合理、操作更简单、临床疗效更好的舌侧矫治系统。目前的正畸矫治器均是依据理想栓人群牙齿的平均值设计制作的,然而,对千每位患者来说,每个牙齿和理想的平均值之间尚存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理想的矫治器应该是根据每位患者牙齿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的个体化矫治器。对千舌侧矫治,个体化矫治器尤其重要,由千舌侧面的形态变异较大,矫治力的作用点距离牙齿阻抗中心较远,而且托槽间距较小,进行弓丝弯制调整也更加困难等,因此,个体化矫治器的研制和开发尤其重要。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技术的推广为个体化矫治器的制作提供了可能性。2001 年德国 Wiechmann 医师率先将 CAD/CAM 应用千舌侧矫治器的生产和加工以及使用机械手弯制矫治弓丝, 这 就 是 最 早 个 体 化 矫 治 器, 它 克 服 了以 Kurz 第七代舌侧矫治系统为代表的传统舌侧矫治技术固有的局限性,深受广大患者以及医师的欢迎。个体化矫治系统主要 包括个性化托槽底板,小巧的个性化托槽体,以及个性化的弓丝弯制。个性化托槽底板
优点主要包括有:降低托槽的厚度,提高舒适性;托槽底板的面积大,提高粘结强度,而 且由千托槽薄,降低咀嚼时托槽的脱落率,提高脱落再粘结的精确性。小巧的托槽体不但增加舒适度,而且更增加托槽间的弓丝长度。个性化的弓丝弯制使得矫治的精确性大大提高。
近年来舌侧矫治器改变传统结扎固定,开始采用自锁弹簧卡,同时将水平槽沟改为垂直
槽沟。这一改进使得临 床操作简化, 有效地解除安放TMA、不锈钢方丝等硬丝较 难的缺点, 同时内收前牙,关闭间隙时可以明显防止结扎强度不足,弓丝从前牙槽沟脱出,有效地控制前牙的覆粉,提高矫治效果。
- 上一篇:正畸骨改建的分子调控机制 隐形矫正知识 [2020-02-11]
- 下一篇:交叉学科中的应用前景 隐形矫正知识 [2020-01-22]